天下雜誌每年年底都會針對該年教育狀況提出專論報導,2008「紮根青春—從態度到專業,做準備好的
人才」,對師長與父母而言,會讓我們重新(從心)省思自己對下一代的教育思考與作為…
對年輕人而言,裡面所提的許多故事會帶給大家勇氣!
天下雜誌(2008):2008年教育專刊。410期。
◎「崇禮尚義,服從忍耐」--跆拳道的精神—蘇麗文(我們那個年代的倫理與尊重,是不是應該再重新
正視)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品克(Daniel Pink):強烈建議年輕人在進入社會前,應該培養兩項最重要的
特質:一是那種單純為做那件事,而非為得到外在獎賞而迸發的內在動機;第二項是毅力。(值得思
考的是,我們最常用的賞罰獎勵制度,是否應該只是過程的策略,而非一直使用的手段。)
◎MIT大學部院長凡德夫:「對於不同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有的學生是思考學習型
(learning by thinking),有的是動手學習型(learning by doing)」(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應該都很清楚
這件事,但是我們的教育策略又有多少因應不同學習者而有配套?我們總把問題推給師生比例不均、
特殊兒童太多、家庭教育不力、行政配合雜務太多…;回頭想想,我們為了自己的兒女,又是多麼努
力安排「好」老師、多麼盡力去親師溝通?企求因材施教…)
◎哈佛教授威京森:「如果我是臺灣的教育部長,我會改革考試體系,引導學生從記憶學習轉向概念學
習。」(當然,這並不是一分為二的兩個極端,概念的發展是需要知識記憶去建構與培養判斷能力;
就如藝術創造與評論,是需要認知學習與技巧練習的背景。)
◎MIT電機資訊系教授(中研院院士)舒維都:「所有知識都是spoon-feed(餵食),學生學不會獨立思
考與決策,這是創新最大的敵人。」(說得沒錯,但建議應該將「所有」改成「有些」;畢竟第一線
戰場上老師們的努力是研究室理教授們所不能了解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若主動參與、情感投入學習,不但有助學習成果,也能產生「我能感」,相信
自己有超越自我的能力。(可參考:天下雜誌(2008):學習動機Motivation。)
◎如果用三度空間來分析這立體的「我能感」的能力,年輕人未來需紮根於三個面向,才能成為全方位
均衡的人才:
一、紮根專業與技術:持續學習新知,並加以運用,長期目標是建立專業的自主。
二、紮根態度與倫理:積極自我管理的能力、對工作的承諾,對生命的熱情。
三、紮根創新與感性:跨界學習,加強溝通、美感等感性能力,平衡理性基礎,左右腦並用。
(探索與表現、審美與理解、實踐與應用—藝術人文領域三向度)
◎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指出:現在的企業強調永續經營,需要均衡的人才,「均衡人才吸收得很好,若
是只偏重一種能力的人才,企業用完即丟。」、「企業是去挑人的,沒有責任去教育;25 歲盡到社會
再學就太晚了。」(態度、倫理與職業專業是基本功,沒有企業想要額外再去從頭培養,否則,公司
就直接去建教合作就好啦…)
◎在一個知識持續變動的時代,哈佛意識到,「如何教」比「教甚麼」更重要;他們更提醒全世界各級
老師與父母,在學習這條路上,角色必須調整,我們不再是單向傳遞知識的聖人(Sage),而是與學
生一同探索學習的夥伴(Collaborator)。(更何況,我們教給學生的學習態度、為人處事、生活方
式等都真的很正確嗎?我們不是都說孩子的吸收與奠基都在國小階段就穩定不易改變了?)
◎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五項目標,希望學生能夠:
一、獨自探索世界(自己隨時就擁有好奇探索的興趣與作為,記住:是自己!)
二、建立對知識的好奇(大量閱讀與選擇閱讀內容的能力)
三、具備探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四、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團隊合作的能力)
五、培養創造力,用嶄新方式看問題(創新、創意與「站在他人立場看問題」的能力)
◎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錯誤認知」(misconception)與「成見」(prio-knowledge)是兩大阻礙學
習進步的原因。(仔細思考,我們好像很少去確認學生這方面的問題…)
◎哈佛大學的學生成績都很高分,但是發問技巧並不好,要他們問出深刻的問題非常困難,但這卻是最
根本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孩子們被教導了太多「答案」,好奇心早被扼殺,甚至來不及發問就被告
知答案,正因為是被動學習,學習效果非常有限。(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待答時間過短,發問與回答
問題都採短句,都不是很好的邏輯訓練方式。)
◎研究指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重要性,讓學生自我觀察並分析自己的學習過程,也成為
未來教師需要幫學生培養的重要能力
◎有想像力,就有機會改變。課後發出「minute paper」,請學生花4分鐘回答兩個問題:你認為這堂課
的重要觀念是甚麼?你認為這堂課有甚麼問題?第二個問題就能協助教師在下一堂課做出修正。
◎卡內基美隆(CMU)大學重視大一新生,把他們當作負責任的成人。引導高中生順利過渡到大學,一
開始就有正確的態度與學習工具,累積實踐夢想的能量,首先是建立嚴謹的治學態度;繼而在課程設
計上更強調思考、寫作、跨領域學習。CMU教學生打好基礎,要他們擁有學習與成長的慾望、自信與
能力。
◎張忠謀:96年提出「大學生要培養的11項能力」,分別是:養成終身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志願、用
功學習、學習時要徹底了解、學會獨立思考、學創新、學中文、學英文、學習世界、學辯論與演講、
做誠與信的人。(天下雜誌384期)
終身學習必須是: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而這些是有步驟可循的。
◎歐巴馬:假如我們等待某人或等待未來某刻再做,改變永遠不會到來。我們就是我們在等待的人。我
們自己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改變。
◎京都傳統工藝大學校(TASK):反覆練習,才能讓技術紮根,我們希望學生有了確實的技術,再去追
求藝術境界。
每年開學,松村賢治校長要求學生一年之間持續做到的事情只有兩項:整理整頓、學習打招呼。就算
明天還要繼續做,每天還是要用水把泥巴刷乾淨。雜亂的狀態中,產生不了好作品。
◎教育部長鄭瑞城:教育必須激發學生的熱情與智慧,如果缺了一樣,人生會像無根的浮萍,長不出力
量。「成功」--應該比較像愛因斯坦所說的—做有價值的人。
光有知識不夠,如果你不懂得怎樣有意義運用知識,它不會成為智慧。
◎大前研一:「事情做好」還不夠,還要有讓「領域變好」的企圖與能力。
◎輔大學務長楊百川:有再多的「天賦能力」(ability)、「後天努力」(capability),不能跟工作元
素結合 ,就不會形成「職能」(competency)。職能的組成要素包括「KSAO」:知識(Knowledge)
、技能(Skill)、態度(Atitude)、其他(Others)。
◎專業精神中,利他、助人、服務的面向,開始變成新一代專業人越來越重視的核心價值。
◎不管哪一種專業,現在都鼓勵年輕人投入公民參與(civic engagement)或服務式學習( service
learning)--參與和自己專業相關的社區服務,將課堂所學,與現實世界的體驗結合,帶來更大的效益
◎「自由寫手的故事」(街頭日記—古薇爾Erin Gruwell):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放棄,他們就只是個統計
數字而已。出身貧窮的青少年,早就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人生誘惑如此之多,只有培養堅強
的價值觀,才是握著顛撲不破的指南針。「尊重與負責,好事就會發生」
◎洪蘭—讓學習「有意義」。學生埋首書堆數十年,為什麼只得到零碎的知識,不知所學有何用,更缺
乏廣泛關心世事的心胸?
◎許多趨勢都指出:靠著知識與分析已經不夠;右腦主導的力量—設計、創新、同理心、整合力,正在
興起。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品克Daniel Pink):社會越來越需要擁有「高感性」
(high concept)與「高體會」(high touch)能力的人種。他倡議:
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不只談專業,還需整合;
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未來的工作者,將需要擁有「全腦思維」(whole-mindedness):有邏輯、解析(試算表類型)的能力
,也要具備直覺、宏觀與整合的能力。
「高感性」:創造藝術性及情緒性美感、辨認趨勢與機會創作一篇令人滿意的精彩故事,以及發明一項
世界都不知道它應當存在的發明。
「高體會」:能同理他人感受,瞭解人際互動的微妙、尋找自身喜悅,也引發他人的喜悅,及超越日復
一日的事物,尋找生命意義與目的。
年輕人進入社會之前,除了特定的能力外,應該培養兩項最重要的特質:一個是內在的強烈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單純為做這件事而做,而非為了得到外在的獎賞;第二項是毅力。過去天分
被過度強調,而堅持不懈卻被低估了。一個從內在有著強烈動機,又能堅持的人,幾乎就能擁有最好
的表現了。
◎包括美國、澳洲、芬蘭與日本,都將學習從閱讀與聽講學習(Learning by reading),轉向實作學習
(Learning by doing)以及社會參與,把社會真實情境的教育帶入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習與生命的熱情
,加重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
◎卡內基美隆大學(CMU)的娛樂科技中心(ETC,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執行長麥洛奈里:
對教學的人來說,最害怕的,莫過於和世界疏離。
◎愛普生(Epson)自96年起致力推動「薪傳愛影像教育計畫」,培育新時代美學人才。現階段最重要
的關鍵競爭力,除了精進本身專業外,更需要跨領域的能力,還需要:一、拓展國際觀(美學教育一
定要走出去);二、延伸行銷、策展能力;三、深耕在地文化內涵。
◎「研磨商業力」--大前研一:未來工作者的競爭力,在於能否培養出「終生受雇力」。
「2008教育特刊網站」http://www.cw.com.tw/issue/2008ed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