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內湖區麗山國民小學101學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美勞科「學校日」資料

 

任   教

科   目

美勞科

任   教

班   級

六年級

設計者

沈榮林

教學目標

一、能建立自己的美感認知概念,培養個人的美學嗜好與興趣

二、能透過討論、分析、判斷等方式,表達自己對藝術創作的審美經驗與見解

三、能運用攝影技巧,發揮個人的藝術創意,紀錄個人生活經驗。

四、能運用學習累積的藝術知能,設計、規劃並進行藝術創作

教學計畫

一、針對六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狀況,增加創作性與合作練習。

二、增加生活性工具使用的指導。

三、增加審美評論及欣賞討論的機會以提昇發表能力。

背景分析

 

 

 

 

 

寫實前期

 

 

 

 

 

 

 

 

 

 

 

 

 

 

 

 

 

 

 

 

 

 

 

 

 

藝術理論

 

藝術欣賞

 

融入

其他

領域 

 

創作技法

 

創作形式

 

美的形式

 

攝影藝術

 

 

攝影

 

基礎攝影

 

當代藝術

 

臺灣藝術家

 

 

配色技法

 

封面設計

 

印象主義

 

梵谷的人生

 

 

複合媒材

 

圖騰頭飾

 

 

 

生活設計

 

 

手工書籍

 

攝影小書

 

 

紙藝創作

 

 

對稱剪紙

 

民俗藝術

 

                                         

 

評量方式

一、以「作品呈現、學習態度、用具準備、討論發表」方式引導兒童隨時檢視自己的學習過程,並藉以了解單元學習目標。

二、以「集體共同評量」的討論方式,激發兒童自學的動力,並藉以建立審美及欣賞的能力。

三、以「形成性評量」,重視兒童學習過程。

四、以「自我評量」,提昇兒童自我檢核的能力。

五、以「質的評量」,文字敘述方式呈現,期以建立兒童個別化學習模式,並輔以具體學習建議。

成績計算

一、學習態度(含工具準備、上課情況、合作關係、作品完整、準時交件),佔總成績之重點部分。

二、「自我評量」與「教師評量」之平均分數為該項作品表現成績。

三、兒童若對該項成績不夠滿意,可申請加強表現後再重評計分。

四、補交作品之成績,以10%標準遞減,以建立兒童自我負責的學習態度。

親師聯絡

一、學校日面對面會談          四、評量卡互相交流

二、聯絡簿書面交換意見        五、電話討論:26574158

三、另行約談                  六、部落格:小沈老師的美感教室                                                          

班級經營

一、學習過程舉手發言          四、討論過程鼓勵發表

二、創作過程輕鬆愉快          五、欣賞過程尊重專注

三、評量過程具體明白

家長配合

一、鑑賞與討論的學習方式,重點在於兒童自學方式的建立,接受學習進度及個別程度的不同,家長可針對兒童個別進度給予提醒,切勿形成「趕完作業」的心態。

二、搜尋資料及媒材技巧運用部分,請家長協助討論,激發創意及建立信心。

三、個別化學習重視兒童不同程度的表現,家長勿以自己的審美標準批評兒童的作品優劣,應輔以「教師建議」和兒童討論作品的內在意義,且肯定其創意表現。

四、提供數位相機並協助指導數位相機的基本使用方式。

其他事項

美勞科教學旨在激發孩子創造思考能力,建立藝術生活的優質概念,與訓練藝術工作者的專業培養不同。  ---肯定與鼓勵是協助兒童的最佳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