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衛生署告訴我們:感冒要多喝水、多休息,從沒叫我們吃藥。奇怪的是,我們吃了醫師開的感冒藥可以讓感冒病情減輕,二者有沒有矛盾?一篇由家醫科醫師語重心長的文章,點醒了我們很多思考...
 

仔細閱讀文章後,給我最大的啟示:提升自體免疫力才是治本的王道!

以下文章摘錄自家醫科專科林燦城醫師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pCIbY32RGBb9V.pYnra..aI-/article?mid=1569&sc=1

 

從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我一直從事西醫基層醫療,依健保局統計,民眾就醫以看感
冒最多
(70%),而對西醫治療感冒的模式,我一直很懷疑。在歐美所有被診斷為感冒的
疾病,醫師幾乎是不開藥的,只會叫你回去休息。衛生署在感冒流行時期也只會呼籲:
「請多喝水,多休息,少去公共場所」。從來沒說過要民眾吃藥這一回事。但是,民眾到
西醫的診所
(或醫院)看病,雖然是感冒,醫師幾乎都會開出一堆的「感冒藥」,吃了之後
,病情卻也減輕了。

衛生署告訴我們:感冒要多喝水、多休息,從沒叫我們吃藥。奇怪的是,我們吃了醫師開
的感冒藥可以讓感冒病情減輕,二者有沒有矛盾?衛生署的「說法」與臨床醫師的「作法」
顯然存在著差異,如果醫師開藥是對的
(有效),那麼衛生署就是在愚弄老百姓囉!但是,
感冒的對策,衛生署從來沒改口過,顯然醫師習慣開的感冒藥是有問題的,應該說大多數
的民眾吃感冒藥,其實是在毒害自己還不自知。在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地區,醫師對感冒
的病患通常不會開藥的,民眾與醫師都清楚的知道:感冒沒有特效藥,吃藥只是把症狀掩
蓋,實質上會更糟糕。

但是西醫傳到台灣卻變了質,開感冒藥成了醫師最容易賺錢的方式,開得越重,賺得越多
。醫師很樂於用很強的感冒藥去掩蓋感冒症狀,民眾以為是「藥到病除」,實際上卻是在
削弱自己的免疫力。通常大人會忍耐,感冒了忍幾天不吃藥
(這種作法還算對),而對小孩
的感冒就會急著找醫生,
(大部份反而在害小孩),因為台灣大部分的醫生為了拉攏病人,
對不該開藥的感冒,習慣都會開藥來讓症狀減輕,而且藥開得越重,症狀減輕的越多,病
人會越信賴,排隊來診的病人就越多。嚴格來講,這樣醫生所賺到的錢都是「黑心錢」。

感冒,大多數是因病毒感染所致,目前西醫對病毒仍然沒有特效藥。幸好人體本身有自我
防衛的能力,這些自我防衛就是利用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甚至發燒等機轉來達成
。西醫所發明的感冒藥,不但不能對抗感冒病毒,反而都在打擊這些自我防衛
「抗組織
氨、假麻黃素」讓鼻塞打開,鼻涕減少、不打噴嚏,「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讓氣管門戶
大開,讓痰的分泌減少,表面上症狀改善了,事實上,卻是「門戶洞開,引狼入室」


在臺灣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發生率隨著診所的越普及反而越來越高,原因何在?很少人去
想到:基本原因是感冒藥吃太多了,將免疫力給破壞,身體的防線由第一道的鼻腔,退到
最後一道的肺泡
所致。原來一直吃感冒藥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會「製病」。

小孩第一次罹患感冒,通常約5-7天抗體產生後,就會自然痊癒(而且也沒有任何西藥可治
感冒
)。但是父母不放心,媒體又推波助瀾,急著帶去給醫師看,大部分的醫師會開出症狀
治療藥
(其實是消滅免疫力、傷害小孩的藥),父母遵從醫囑,規規矩矩照三餐給小孩灌藥,
果然小孩症狀很快消失,但從此也走上不歸路,以後小孩抵抗力越來越差,感冒次數越來越
多,感冒症狀越來越嚴重,感冒藥越用越重,惡性循環結果,終致演變成過敏性鼻炎、氣喘。

美國FDA(相當於台灣的衛生署)的一個委員會作出決議,要求明文禁止「6歲以下幼童」吃
感冒藥。台安醫院表示:「兩個人都感冒,一樣的症狀一個人有吃,一個人沒有吃(藥),
最後你會發現好的時間就一樣,有的小朋友可能吃了,可能發生一些心臟的問題,心律不整
,或有的人引起神經方面的副作用。」

醫師說,感冒即使不吃藥,35天,身體自己也會康復,吃感冒藥沒有效,但還是建議要
看醫師做診斷,因為怕就怕會有併發症,或根本不是感冒,都有奪命的危機。

吃感冒藥不但無效而且傷身。醫學院所受的教育裡,病毒性的感冒是:「沒有藥物可治療
的」,要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感冒藥會降低身體抵抗病毒的能力,不但對六歲以下的
小孩有傷害,對大人的健康也沒有好處
(衛生署只建議:「多休息,多喝水」)。只是大人
因為要工作,只好吃藥來減輕不舒服感。但是很多家長誤以為要吃感冒藥,感冒才會快好
,這是醫界沒有盡到衛教的責任。

當記者拿這件新聞去問衛生署時,衛生署似乎並沒有要做任何因應,看來民眾的健康還得
自求多福。禁止感冒藥的販售,當然會衝擊到許多藥廠的利益與利潤,但到底是藥廠的利
潤重要呢?還是民眾的生命重要?

感冒藥吃多了,小孩子的抵抗力會越來越差,看病的頻數也越來越多。其中的道理,感冒
藥把第一道防線破壞,讓病毒很容易入侵,久而久之,就演變成鼻過敏,再繼續用氣管擴
張劑,就演變成氣喘。依據「臺灣氣喘衛教學會」的資料,臺灣的氣喘盛行率由民國
63
1.3%,到民國91成長到19%30年來增加了15倍,診所越普及,就醫越方便,氣喘盛
行率反而越高
,這是甚麼道理?難道大家都沒有懷疑:『你吃了太多不該吃、也不必吃的
藥!』?

PS:鼻子過敏與感冒一樣,都會有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反應,其實這些反應都是人
體保命所必要的。感冒時,入侵的病毒毒力較強,所以反應比較激烈,會有酸痛、倦怠、
頭痛、發燒等症狀。鼻過敏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則是對一些並無傷害的刺激起過度反
應。感冒與鼻過敏的本質都是身體「虛」,因為「虛」才容易被感冒病毒侵犯;因為「虛」
,所以連無傷害的刺激也需要用激烈的動作來回應,這就是過敏


感冒時,虛弱的肺部怕被病毒入侵,所以祭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的方式來防衛,但是
所謂的感冒藥卻都在破壞這些防線,讓病毒得以深入,氣管擴張劑讓病毒更易深入到達肺
泡,這時終末細支氣管平滑肌全面收縮就演變成氣喘。長期吃感冒藥,演變成氣喘絕對是
指日可待。

當感冒病毒在空氣中漂浮,有些抵抗力較差的人,就會被傳染上。這時,人體的第一道防
(非特異性防禦系統)會先來應戰,同時會呼叫第二線的特異防禦系統(抗體)來協助。
身體製造抗體約需七天的時間。抗體還未產生前,第一道防線一定要先撐著,用鼻塞來阻
擋、用流鼻涕來黏住病毒,用打噴嚏、咳嗽等各種方式來驅趕病毒,這就是第一線非特異
性防禦的模式。

鼻塞、流鼻涕這些症狀固然會讓身体不舒服,但是沒有鼻塞、流鼻涕這些防線,病毒就會
長驅直入。第一道防線撐個七天,等抗体製造出來,身體就可以反攻了。人類就是用這樣
的機轉,不斷製造抗體,才能和病毒共存了幾萬年。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所謂『感冒藥』,到底是怎麼治感冒的?所謂治感冒的『感冒藥』,不
外乎是下列這些成份:
1. 止痛退燒藥:身体用發燒來對抗病毒,退燒反而對身體不利。
2. 假麻黃素:(一種鼻充血解除劑)用來解除鼻塞。
3. 抗組織氨:阻止鼻涕分泌,減少鼻涕。
4. 鎮咳袪痰劑:壓制咳嗽,減低痰的黏性。
5. 氣管擴張劑:解除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擴張氣管。
6. 抗生素:抗生素對病毒無效。

從以上看來,西藥感冒藥的成份,主要是抑制感冒時的症狀,沒有一種成份是針對感冒病
毒的。事實上,感冒藥對入侵的病毒是『束手無策』的。感冒藥解除鼻塞、抑制鼻涕、鎮
咳、袪痰、擴張氣管、退燒,都只是『治標』,根本無法『治本』。又,當我們身體的第
一防線被這些藥瓦解後,身體放棄了初步的抵抗力,病毒就輕易進入。表面上感冒不舒服
的症狀解除了,以為病好了;事實上,身體的自然防禦系統模式被破壞,抵抗力就愈來愈
差,下次被感染的機會就越大,病況就會愈來愈嚴重。

說更清楚些,當身體在鼻腔的第一道防線被『感冒藥』瓦解後,防線只好退守氣管,氣管
的防線再被氣管擴張劑瓦解,就再退至細支氣管與肺泡、這時肺泡的微氣管平滑肌全面收
縮、關門,呼吸更不順暢,氣喘就是如此發生的


真是一位有良心的醫師,看了才知道為何這麼多醫師說感冒吃西藥只是「把病往裡趕」,
消除症狀不表示把病治好,
""才能保護家人與孩子的健康,目前過敏與氣喘的小孩非常
多,值得深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