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roog Design這個名字或許你不算熟悉,但要是說起那個「牛奶瓶吊燈」,你可能就有印象了!Droog
不是一個Studio,也不是一家公司,他們的團體宗旨是以激發設計的討論,具有幽默感和反思環境與人類
關係為目的…

simply droog--封面.jpg  

Renny Ramakers&Anneke Moors著,李俊逸、呂奕欣譯(2008):simply droog:就是 droog 10+3年
來的創新與討論。臺北市。
田園城市

 

楚格設計(Droog Design),是一個在荷蘭的傢俱製造和建築特色獲得獎項的設計團隊。「
1993年四月,Droog在米蘭國際家具展首次露面。我們在市中心的一棟舊別墅中展出十六件作品
,包括一堆二手抽屜、碎布拼湊成的椅子、疊起來的燈罩、還有一個裝著腳踏車燈的咖啡機、紙
做的書櫃......這些東西與舊別墅裡的陳設形成強烈對比;屋子裡原本擺設著雅緻的古董櫥櫃和桌子
。展場沒有提供作品相關訊息,沒有價格表,只有作品為自己發聲。

 

那次展出是初聲試啼。我們不知道挑剔的設計師作品愛好者會有什麼反應。我們的想法就有點像
是,『如果他們喜歡,那我們就繼續做下去』;如果不喜歡,那就喊停。第一天,展場異常地冷
清,不過之後就漸漸熱鬧起來。最後一天生意就上門了,而且來勢洶洶。業者紛紛詢價,媒體記
者要求拍照。主要大報,解放報(Liberation) ,刊登一則大為讚賞這次展覽的新聞:Droog設計已
經證明,簡約不一定是乏味的設計。」

自此 droog deisgn 才由 droog deisgn 展覽成為一個對既有設計提出反思的荷蘭設計團體。

 

早期作品如德喬‧雷米(Tejo Remy,1997)的五斗櫃「你不能放下你的記憶」(You can\'t lay
down your memories)和「牛奶瓶吊燈」(Tejo Remy, Milk Bottle Lamp,1991DMD),葛拉蒙斯‧
拉迪(Graumans Rody,1993)的吊燈「85個燈泡」等,簡單且富詩意。

 牛奶罐燈1    「85顆燈泡」吊燈    DSC08117.JPG   繩結椅2   

 鳥屋      紅藍積木座椅      廢布椅

Droog作品集相簿http://bigsjl.pixnet.net/album/set/15904653

 

Droog Design成立16年,創造了一系列完整又時常帶有幽默或嘲諷的作品。而精巧獨創、經濟、材
質與式樣的考量並重,正是Droog Design的特點。他們的思維方式不同於包裝物件(object)的再利
用,而是在原生設計時,即考量到此物件的使用歷程,並且賦予物件延伸性的使用。舉例來說,
1999年為“Oranienbaum”所設計的蘋果汁瓶,即考量到當蘋果汁喝完時,即是瓶子另一個產品生
命週期性的再生,於是賦予它第二個生命即是演變成鳥巢,因此在材質的運用及造形的思考,必須
延伸至物件的第二個生命;同樣為“Oranienbaum”所設計的橘子餅乾與包裝,在食用完橘子餅乾後
,其包裝盒可以變成培育橘子種子的容器,當然在購買此食品時即附贈橘子的種子。基本上楚格設
計的作品大多接近於資源回收以及拼組式的低科技(low tech)產品,但是楚格設計所塑造的設計形
象,卻是十分自然地運用現成物的物件。

 楚格設計其荷蘭語名稱:「droog」意指「dry」之意,也就是不露感情地卻能使設計產生意義,翻
譯為英文意即為:「一本正經、嚴肅的幽默」,令人聯想到的是一種尖銳、充滿嘲諷卻面無表情的
幽默感。。由於楚格設計大多因應環保的需求,也因而具有手工藝的特質而呼應出其本質性的意涵。

 

Droog設計理念

一、再生(use it again):賦予變老舊、受損、退流行,或者因為某些原因而不再適用於原本環境
        的東西第二生命如何?

二、似曾相識(familiar not so familiar):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對我們來說是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們
        也知道人都想要新的事物。那麼將新舊結合將是個合情合理的解決
方式。以新式的手法來呈現
        熟悉的事物。

三、開放式設計(open design):如果我們想更拉近人與產品之間的關係,可能也會想到讓使用者
        插手產品的設計。讓人們能與產品玩樂,產生互動關係,讓產品
更有個人特色。

四、必然的裝飾(invitable ornament):Droog的產品以風格簡單而聞名。但是其中仍有著裝飾性的
        作用。這些裝飾是概念的一部分,跟隨著概念而已合理自然的方
式存在。有些例子中,裝飾只
        是展現產品如何被製造,也因此它的裝飾功能
並不會馬上地被辨識出來。

五、簡約(simplicity):Droog的產品盡可能地保持低調與簡約,產品的構造僅使用將概念實體化
        所需要的材料,然而這個概念通常有「更多」的含意。因此,「更
少」與「更多」(less and
         more)的概念會同時並存於同一項產品之中。

六、諷刺(irony):Droog的作品透過一點扭曲,以批判的方式,反映出我們的文化,偶而以冷嘲
        熱諷方式來表達意見。

七、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去碰觸的能力隨著我們的社會潮流改變而開始不同,趨向非物質
        化,這個概念讓此能力在當今有極重大的關係。作品的結構、材
質、鬆弛與彈性的作用,都喚
        起手的觸感。

八、經驗(experience):實驗性觀點在80年代是舞台的焦點,在Droog的收藏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然而因為Droog,這個觀點往另一個方向繼續發展,能讓觀
賞者興高采烈的原因,不在於產
        品釋出大量的視覺刺激,而是產品表面之下
的層次。

九、無止盡的融合(endless contamination):在微型化與去除的潮流當中,附加設計正是撥雲見日
        。設計師將功能與搜尋新觀念、表現形式和象徵學所做的研究結
合在一起;從某方面來看,實
        務設計比以前更在意物質,也更實際。

十、形隨過程(form follows process):設計師對於「自組織」(self-organizing)的過程相當有興趣
        ,即使全面掌握是社會主流,但設計師卻願意交出自己的控制權。
即便基因操控的技術大幅前
        進、美容整形手術
大行其道,設計師卻讓一切過程回歸自然。產品可能會—或更確切地說—必
        然會磨損與消滅。自然也許會
侵擾產品,甚至讓產品消失。此外,設計師把生產過程當成是一
        種力量,將
形式從生產過程中賦予至產品本身。而在強調過程的設計手法中,「時間因素」則
        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2001/07臺北市立美術館和法國文化部「造型藝術評議會」合辦「少與多--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基金會
設計收藏1980--2000」特展

 

出版品
Less + more: Droog Design in context by Renny Ramakers
Droog design 2:experiences
Droog Design by Renny Ramakers, Gijs Bakker

 

相關網站

Droog國際官方網站
http://www.droog.com/

 

日本東京Droog官方網站
http://droogdesign.jp/

 

倫敦設計博物館
http://designmuseum.org/design/droog

DECO居家中文國際版
http://www.decomag.com.tw/fashion/fashion_detail.asp?no=2006081601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