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行銷手法的轉變從以往先買了菜,再拿一把免費的蔥;到現在是先拿一把免費的蔥,再決定要不要買菜。難道真
有人做虧本生意?新的行銷思惟已深入市場,我們不得不接受與瞭解…

免費封面.jpg   

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著,羅耀宗、蔡慧菁譯(2009):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秘密。
臺北市。天下遠見。

  在網路新經濟的領域,《Wired》雜誌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被譽為是論
據最充分、觀察最犀利的作者。2004年10月,安德森,提出一個「長尾理論」(The long tail)
的全新概念,顛覆傳統的「80/20法則」經濟思維,引起熱烈討論,並被美國《BusinessWeek》
評選為「2005年最佳概念獎」。
2007年獲「時代」(Time)雜誌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位人士」之一。

安德森照片.gif 

 

「80/20法則」
如果你是一家書店的店長,會不會在靠近門口的區域擺上暢銷書、暢銷排行榜,而把冷門的書
類放在偏僻的角落?你會這樣做的邏輯基礎,是包含消費者行為的「拉力」,以及零售管理的
「推力」兩者的交互作用。如果是依實務的經驗法則來分析,那就是ABC重點管理,也就是一般
所稱的80/20法則。

長尾理論
銷售曲線尾端雖然利潤微薄,但始終不會歸零,在統計學上稱為「長尾分布」
(long-tailed distribution),因為曲線的尾巴比前端長很多。由於焦點是在這尾巴部
分,因此將此曲線取了一個貼切的名稱:「長尾」(Long Tail)。其理論利基有三個重
點:
(1)各類商品之多、尾巴之長,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2)各式各樣的商品現在都能以合乎經濟效益的方式接觸到消費者;
(3)這些利基商品一旦整合在一起,可創造非常龐大的市場。

「免費」書摘重點:
※「免費」對大多數的人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仍有一些人不為所動:
 
  一、不需要的東西,拿了反而麻煩,而且恐怕還要付出事後的處理成本。
 
  二、一分錢一分貨,免費的東西往往有瑕疵。
 
  三、正義感的驅使,免費東西不一定符合自身的需求,造成資源的浪費。
 
  四、拿了「免費」的東西,代表自己也是屬於一群低價值顧客群,沒格調。
    「消費者永遠是異質的」---臺大國企系教授任立中

※免費經濟學freeconomics理論必須建立在網路一個很重要的特性上---群眾基礎user   base

※20世紀主要是實體經濟。21世紀主要是位元經濟。實體經濟中任何免費的東西,都必須有另一
    樣東西來支付;但是位元經濟的免費,則是真的免費。

※拉丁語系中的free包含兩個字:一個源自拉丁語liber(「freedom」---自由之意),另一個來自拉
    丁語gratis(從gratiis「感謝」縮略而成,也有「不需回禮」或者零定價
之意)。比如說,西班牙
    語中,libre具有正面意義(言論自由等),而gratis常被懷疑
是一種行銷手段。

※「交叉補貼」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的精髓。意即不管用哪種方式,一定得有人負
    擔食物成本。通常有四種模式:

  第一類免費:直接交叉補貼
  免費東西:吸引你掏錢購買另一樣東西的任何產品
  免費對象:願意以「某種方式」付費的人
  第二類免費:三方市場(three-party system)
  免費東西:內容、服務、軟體,及其他
  免費對象:每一個人
  第三類免費:免費增值(freemium)
  免費東西:搭配付費加值(Premium Paid)款的任何東西
  免費對象:基本款使用者
  第四類免費:非金錢市場(禮物經濟)
  免費東西:人們選來贈送,不期待付費的任何東西
  免費對象:每一個人

※典型的線上網站是採「5%守則」---5%的使用者養活其他所有的人。免費增值模式的意思是說
    ,每有一位使用者付費取得網站上的加值款,其他19個人就能免費獲得
基本款。這套方法行得
    通的原因是在於服務19個人的成本非常接近零,到了可說不
必花一毛錢的地步。

※在中國部分地方,有些醫生的病人如果身強體健,那個月便能領到薪水。要是你病了,那是他
    們的責任,那個月就不必付費。他們的目標是讓你沒有病痛和保持健康,
這樣才能領到薪水。

※丹麥有家健身中心的入會辦法規定:只要你每星期至少來一次,就不必付費。不過,如果一個
    星期沒來,那個月就得全額付費。從心理層面下手的這種設計,效果很棒。
當你每個星期都去
    ,你會覺得自己很健康,有健身中心真好。可是最後,你一定忙
得抽不出時間,有個星期沒辦
    法去,那時,你就得繳費,但你只會怪自己。這和一
般健身中心你付了錢但是沒去的情形不同
    ,你的反應不會是取消會員資格,而是去
得更勤。(版主:感覺上這是以顧客中心導向的設計
    ,創造公司良好形象,延伸口碑
行銷;短期可能看不出明顯收益,必須要有足夠資金支撐前幾
    年的運作才行。)

※「鄧巴數值」Dunbar number:根據實際的觀察,150 人是人類社群成員能夠彼此維持強大連繫
    的人數上限。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是從美國酒吧業者盛行的傳統而來的。當時,至少買一杯飲料
    的顧客,就可以享用「免費」的食物。這些免費午餐的價值通常遠高於
一杯飲料的價格。但是
    酒吧業主賭一件事:大部分顧客不會只買一杯飲料,而且,
免費食物會吸引顧客在用餐尖峰以
    外的時刻前來光顧。

※替代效益substitution effect---如果一種資源變得太過稀少和昂貴,人們就有動機去尋找豐富的替
    代品,需求便從稀少的資源移開。

※華盛頓商學院教授霍沙納嘉Kartik Hosanager:「價格為零的需求,是相較於很低的價格之需求
    的好幾倍。突然之間,需求以非線性的方式往上衝。」這就是創投家柯波
曼Josh Kopelman的
    「一分之隔」penny gap。

※「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艾瑞利認為:零不是另一種價格,零是感情上的熱鍵---非理性激情
    的一個來源。

※「免費」行銷看起來好處多多,但必須考慮的是「難以名之的社會和環境成本」。

※消費者對「免費」的反應,多在「社會範疇」和「財務範疇」中打轉。其中財務範疇是免費的
    ,但需考量的是社會範疇的面子問題和環境及社會考量。

※「免費」具有負面含意。不必花錢得到的東西,人們往往不加珍惜。「免費」可能鼓勵人們暴
    飲暴食、囤積、隨意消費、浪費、內咎和貪婪。因此,訂一個價格收費,
就算是很低的價格,
    也代表了負責任的消費行為。

※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
    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
   
 ---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第三任總統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

※精神病學者庫柏勒羅斯Elisabeth Kubler-Ross的哀傷五部曲:
 
  鴕鳥心態---惱羞成怒---討價還價--- 鬥敗公雞---認命接受

※2009漢堡王的「華堡犧牲」(Whopper Sacrifice)活動,讓Facebook的會員每刪除交友網站的十
    位朋友,就送一個華堡。「你喜歡朋友,但更愛華堡」,它的概念是:
 
  $12(每位使用者的友誼價值)×1.5億使用者=$18 億(Facebook的價值)

※「零」的價格在經濟學上並不是問題。定價理論是建立在所謂的「版本區隔」,讓不同的顧客
    付出不同的價格。它的基本概念是將相同的東西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
顧客。

※「免費增值」(freemium)的核心:只有一個版本是免費的,而其他版本則需付費。「讓人各
    取所需,也讓人各依口袋深淺來付費。」--改編馬克斯名言。

※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43年劃時代的論文「人類動機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提到:「人
類只靠麵包而活,這句話說得沒錯,不過只在我們沒有麵包時才是如此,」,「但
    是當一個人有充足的麵包,他的肚子也隨時飽足時,他的慾望
會如何變化呢?」。其著作「需
    求金字塔」(pyramid of needs):「其他(更高的)需
求將立即浮現,主宰個體的是這些需求
    ,而非生理上的飢餓。」在金字塔最底層的
是身體的需要,如食物和水,再上去是安全,接著
    是愛和歸屬感,然後是尊嚴,最
高的需要則是「自我實現」,也就是追求意義,例如創造力。

※就網路經濟而言,實體金錢已不再是市場上的重要訊號,取而代之是「注意力經濟」(流量)
    和「名聲經濟」(連結)。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願意無償貢獻自己?第一個原因是「社群性」,人們覺得自己屬於某個社群
    ,並希望貢獻一己之力維持社群的生命力。第二個原因是「個人成長」,也
就是馬斯洛的最高
    層次,自我實現。第三個原因是「相互支持」,這些貢獻者許多是
社會學家所說的「專家」
    (maven),擁有知識且喜歡分享這些知識。

※現代人們不需要辛勤耕作即可滿足基本需求,因此發現自己有許多「多餘的週期」(spare cycle)
    ,或社會學家所謂的「認知剩餘」,也就是未完全被工作耗盡的精力和
知識。

※「仿冒品」造成好壞參半的結果,包括負面的「替代效果」(仿冒品搶走了對正牌商品的需求)
    ,和一種正面的「刺激效果」(仿冒品擴大了品牌知名度)。

※仿冒品可以幫助正品(尤其是流行產業),這種觀念在經濟學中稱為「仿冒的矛盾」(piracy
    paradox),由法國教授勞斯提亞拉(Kal Raustiala)與史普利曼(Christopher
Sprigman)所提出
    。這是一種「刻意引發的退化」(induced obsolescence):模仿讓流
行產品很快的從早期使用者
    (early adopter)轉移到大眾身上,迫使早期使用者必須
去使用更新的產品。正品和假貨只不過
    是瞄準不同的市場區隔,兩者互相依存。

※最常反對「免費」的論點: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There ain’t no such thing as free lunch,TANSTAFL
  *免費一定有隱藏的成本,免費是騙人的
  *網路不是真的免費,因為你得付上網費
  *免費必須靠廣告支撐(而這種做法有其限制)
  *免費代表更多的廣告,因此也代表更少的隱私
  *沒成本=沒價值
  *免費將摧毀創新(新的思考是真正的Free『包括免費gratis和自由libre』可讓其他人更容易重製
    、拆解別人的作品,在既有的成果上創造出更多發明。)
  *海洋資源枯竭、公共廁所髒亂、全球持續暖化,都是免費造成的(公共財的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版主:此點的謬誤解釋並不清楚,請讀者自行解讀)
  *免費會鼓勵仿冒盜版
  *免費會讓這一代年輕人不懂得珍惜
  *你不能和免費競爭
  *我把自己的東西免費送出去,卻賺不了什麼錢
  *免費的東西只有在別人必須付費使用時,才是好東西
  *免費使業餘人士排擠掉專業人士,並因此犧牲了品質

※免費的法則:豐富性思考的十大原則
  *一個東西如果是數位的,它遲早會變免費
  *實體也渴望成為免費,只不過沒那麼急迫
  *免費無法擋
  *你可以從免費賺到錢
  *重新定義你的市場
  *無條件捨去
  *你遲早都必須與免費競爭
  *免費讓其他東西更有價值(每一種豐富都創造出新的稀少)
  *管理豐富性,而不是管理稀少性

※免費不是萬靈丹。把你的產品免費送人不會讓你變有錢,你還必須運用創意,找出方法將你從
    免費得到的名聲和注意力兌換成現今。

※「免費增值」策略:找到適合你的「免費增值」模式
  *時間有限(前30天免費,之後需付費)
  *功能有限(基本版本免費,升級版本需付費)
  *機會有限(只有某個數量的人免費,其他的人需付費)
  *顧客型態有限(小而年輕的公司免費,大而老的公司需付費)

※免費的50個商業模式

  一、直接交叉補貼
  *送(賣)服務,賣(送)產品
  *送(賣)軟體,賣(送)硬體
  *送(賣)手機,賣(送)通話時間
  *送(賣)表演,賣(送)飲料
  *買就送贈品
  *買一送一
  *產品內含免費贈品
  *購物金額超過10美元即免運費
  *免費樣品
  *免費贈閱
  *免費停車
  *免費調味料

  二、三方或雙邊市場(一個顧客群補貼另一個顧客群)
  *送內容,賣接觸受眾的管道
  *送免年費的信用卡,向商家收交易費
  *送科學文章,向作者收發表費
  *送文件閱讀軟體,賣文件寫作軟體
  *女性免費入場,男性需付費
  *兒童免費進場,大人需付費
  *張貼個人檔案免收費,進階搜尋需付費
  *搜尋免收費,張貼資訊需付費
  *送旅遊服務,收出租汽車和預訂旅館的佣金
  *買家購物免收費,向賣家收寄賣費
  *賣家寄賣物品免收費,向買家收購物費
  *瀏覽售屋資訊免收費,賣房屋貸款
  *送內容,賣消費者資料
  *送內容,靠介紹人給零售商來賺錢
  *送內容,賣東西
  *送內容,廣告主付錢讓自己出現在內容中
  *送工作機會或出租公寓的資訊,像登錄資訊的人收費
  *送內容與資料給消費者,向透過API(應用程式介面)利用這些內容與資訊的公司收費
  *送「綠色」房屋建築情報,向建商或建材公司收取登錄為綠色建築資源供應商的費用

  三、免費增值(某些顧客補貼其他顧客)
  *送基本資訊,以容易使用的格式賣更豐富的資訊
  *送一般的管理建議,賣客製化的管理建議
  *送聯邦稅報稅軟體,賣州稅報稅軟體
  *送低品質的MP3音樂,賣高品質的CD套組
  *送網路內容,賣印刷內容
  *免費玩線上遊戲,要在遊戲中做更多事情需付費
  *免費使用商家目錄,想更多介紹自己公司的業務則需付費
  *送試用軟體,使用完整版本的軟體則需付費
  *送電腦對電腦的通話,賣電腦對電話的通話
  *送免費照片分享服務,額外的儲存空間需付費
  *送基本軟體,賣其他功能
  *送由廣告支持的服務,賣移除廣告的能力
  *送書籍部分內容,賣整本書
  *送虛擬旅遊,賣虛擬土地
  *送音樂遊戲,賣音樂

※(版主)其實從以上的諸多想法,我們可以從中窺其策略多為「將完整商品拆解為免費商品與
    付費商品兩部分,以誘導消費者的消費認知,誤以為自己賺到了!」,但
若長期以往,容易讓
    理性的觀眾產生反感。個人倒覺得,如果真誠以待,讓商品歸
於商品,我們則提供「軟性服務
    」與「專業諮詢」,是不是更能長久,也建立店家定
位。

※以下摘錄30雜誌第62期(2009.10)對「免費」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專訪重點:

30雜誌第62期封面.jpg 

   *很多人認為「0」並不堪稱為正式的「價格」(Price)。但,如果某樣商品是0元,卻能為同
      公司其他姊妹產品(sister products)帶來顧客,如此一來,它就不是沒有
價格,而是和其他商
      品「一起標價」。

   *「免費經濟學」真正的含意是「先免費,後收費」。

   *Google先用「免費」吸引大量網友上門,獲取最完整的消費資訊,再讓廣告主樂於上門。

   *以倫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為例,瀏覽前10篇文章是免費的,看到第11篇才要付
      費,有些人因為看到『金融時報』的價值(They valued it),所以樂於
付錢。雖然看起來有些
      不公平,但,不同的讀者行為透漏了他們的價值觀(包括
愉悅度、學習度),所以有不同的
      定價、不一樣的服務。

   *「長尾理論」和「免費理論」的關係:
 
     「長尾理論」的重點是無限制的陳列空間(shelf space)網路創造了超大的多樣化(variety)
       和文化多元化(cultural diversity),而「免費」則是拉回了商業面。因此,
免費經濟讓更多人
       享有免費工具和宣傳管道,吸引更多人投身創作,也創造了更
多作品,讓長尾更加長尾
      (make the long tail even longer)。
  
    「長尾理論」是在討論「多樣化」,而「免費」則是探討這個多樣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版主)從安德森先生長期的鑽研與著作中,除了可以窺見他的真知卓見,也不禁讓我思考除
     了商業的考量(版稅收入),他也提出了「共享成就」的思考。如果我們
能在個人創作中獲取
     相對性的利益後,開放作為他人繼續創作的基石,人類就會有
更多的創新與創作了。

      「世界一家」的思考真令人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