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寒地凍的貧瘠國度如何創新淬鍊出亮眼的國際競爭優勢?從執政長官們透明化的自我省思,我們可
以看到許多令人思考的新想法;放諸本業皆合宜,值得我們從中汲取創意思維,反思個人工作慣性

 

 

 100.jpg 

 

Ikka Taipale主編,洪蘭譯(2008):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天下雜誌,臺北市。

……………………………………………………………………………………………………………………

    就像世界各地一樣,科技發明抓住了所有經濟的探照燈,而芬蘭每年提撥4%的國民生產毛額用在這些
研發上。但是一直到最近,社會創新才被重視,認為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兩性平權、免費受教,普及的
社會安全及國會民主以及因此所創造出來的社會安定,確保了這樣穩定的福利國家。

 

    「很多我們現在才開始關心的問題(例如學生營養午餐),是芬蘭幾十年前就在討論與規劃的,我們
可以做不到,但不可以不知道,畢竟我們已經落後了幾十年!」--『北歐魅力I.C.E.』作者 黃世嘉
這次摘
錄的其中內容,是以我個人的立場擇出對一般民眾較具生活與思考連結的部分,若想對全書有完整的了
解,建議您不妨買書來看,因為每一篇的主題內容都是由當初執政者的在位省思,陽光下的檢視,讓我
們看到原始發想的思考模式與出發點,這是書摘無法傳達的部分

 

◎未來委員會(the Committee for the future

    芬蘭的國會在約15年前成立了全球僅有的「未來委員會」,成員包括6名國會議員,處理跟未來有關 

    的事宜。2000年,芬蘭的憲法改革確定了未來委員會的地位,將之定位為一個永久性的組織,從未來

    的觀點,對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及其他可能性的發展提出完整研究報告。

 

◎反貪腐

     長久以來,芬蘭都是世界上最清廉的國家,有個全球性的防貪腐民間組織叫做「國際透明組織」

  Transparency Intermational)。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化是反貪腐的基石,因為它讓老百姓可以去評

    估決策是否適當,以及了解決策者的立場。第二個基本元素是地方政府的民主化。芬蘭地方政府的權

    力都在民選的公職人員手上,所有的國會紀錄和決策都登錄到公共紀錄中,供人民檢視。另一個可以

    加強控制權力濫用的因素就是芬蘭是全世界訂報率最高的國家,教育的普及及圖書館的普遍也提昇了

    人民對政府的監督。

 

◎均富

    赫爾辛基沒有任何社區是專屬有錢人的。芬蘭為何沒有貧民窟,可以用過去幾項和整體經濟發展相關

    的因素來解釋:相較於別的國家,芬蘭民眾收入的差距小;芬蘭是高度開發的北歐福利國家;移民人

    口比例相對降低。赫爾辛基市政府的住宅政策對此也有重大影響。芬蘭的地方政府自治權最大,甚至

    有權加稅。讓社會各階層混居可以視為一項重大社會革新。住家地點和屋況的不平等是先天邊緣化及

    弱勢的溫床。至少到現在為止,赫爾辛基市成功阻止了這種不良的社會發展。

 

◎托兒所

    1973年,芬蘭頒布了日間托兒的法案,地方政府必須提供白天照顧孩子的服務,並由中央政府補助經

    營托兒所的錢。法案起草時曾經引起激烈的辯論,擔心會把孩子「教養院化」。右翼者反對這個法案
    ,
認為孩子應該留在家中由母親照顧;左翼則認同目前的市場需要女性勞工,而這個法案帶來一個社
    會
創新,它創造了一個家庭式照顧孩子的職業。1984年,雙方妥協立法支持托兒所:給父母權利決定
    在
產假之後(產假11個月),要怎麼安置孩子,他們可以選擇公立托兒所(含家庭式托兒所),或是
    自
己在家帶小孩接受政府津貼。本案適用於三歲以下兒童,這是為了保護小小孩生活無虞的法案。在
    諸
多社會福利中,托兒所是最大宗的一項開銷,但調查發現這是個實至名歸的德政。

 

◎陪產假

    70年代開始,芬蘭開始強調父職的重要,而在那之前,父親通常被視為精子提供者和家庭經濟來源

    罷了。80年代後,父親被鼓勵進產房目睹孩子的誕生,並與太太一起參與養育孩子的歷程。目前芬蘭

    的產假(育嬰假)共有263個工作天,前面是105天的有薪產假(付給母親),158天的有薪陪產假(
    津貼不限制由父親或母親申請)。有一個研究顯示,做父親的為什麼不用完所有的陪產假是因為擔心

    影響事業,或手邊還有工作走不開;當然,政府津貼不夠彌補工資的損失也是一個原因。

 

◎給媽媽的禮物包

    產婦包在當時被稱為「國家給芬蘭母親的禮物」,而它也真的解決了母親的需求。一開始,地方社會

    福利部門在決定要給母親何種裡物時有三種選擇:一是給母親和孩子的,另一是只給嬰兒用品(如臍

    帶護理組、包巾),第三個只給母親用的東西(例如被單、毛巾、針線等)。如今,則提供白色或無
    漂
白的純棉品,讓母親可以在上面刺繡或做任何裝飾。除了衣服,這個包裹還包含了很多育嬰用品、
    清
洗嬰兒或嬰兒衣物的琺瑯臉盆。70年代以後,洗臉盆就被淘汰了。也慢慢開始顧慮到父母親的需求
    ,
相關的實用資訊如家長手冊也放進去了。「產婦包」這名詞似乎開始顯得不合時宜,最後則改為「
    我
們有了新寶貝」。裡面還加進了「我們的寶貝的書」、給新生兒的玩具、一個黃色的布製玲瓏
    (rattle
一邊有笑臉,另一邊哭臉,這兩樣都是嬰兒的最愛。芬蘭自50年代後,母親和嬰兒的死亡率
    是全世
界最低的三個國家之一。

 

◎免費營養午餐

    凡是芬蘭綜合學校、高中和職業學校的學生都享有免費的營養午餐。芬蘭早在17世紀就了解學校午餐

    對增進孩子學習能力的重要性。1943年,芬蘭是世上第一個立法保障每個孩子都有午餐可吃的國家,

    不過孩子必須在課餘幫忙學校廚房種菜、採收。學校除注重健康、多元、美味的餐點,還必須提供用

    餐環境的清潔和舒適,給孩子一個安靜、和平、不匆忙的進餐時間。菜單必須考量當地和當令的食物

    ,由老師、學生和家長一起研發。偶而會辦「主題日」,認識傳統的節日大餐或國際食物和習俗。規

    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和運動,絕對可以促進學習和健康,熱騰騰的免費午餐是芬蘭成功的秘密武器

     

◎照顧者有給制

    親人提供的照顧跟職業照護很不一樣,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親疏、尊卑、性別全都有影響,並依過往

    的感情和依附關係產生不同意義。一般來說,起薪是每月300歐元。如果照顧者必須暫時離開原先的

    工作,照護工作又繁重時則可能提高到600歐元。一個月另有兩天的休假。支持非正式照護始自1980

    年代的制度革新,並引申出非常多的價值。

 

◎國家福利暨衛生研究發展中心(STAKES
    芬蘭的一大創新,它的功能包括,提出政策相關資料、研
究開發、掌握及評估有關社會福利和健康照
    護的現況,提供決策者官方、民間及跨國性統計資料與紀
錄。STAKES的獨立機制在於它可評估並監
    控社會和健康活動,統計並傳達充分資訊給相關單位以利
決策,參與發展服務系統,此外,更擔起此
    領域統計權威的角色。芬蘭民眾對研究向來持正面態度,
樂意參與大規模調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
    研究機構像STAKES一樣,涉獵的範圍這麼大,服務這麼
多政治需求、協助決策。(自2009年起,本
    組織和「國家公共衛生研究院」合併為全新的「國家衛生
與福利研究院」。)

 

◎打擊貧窮

    貧窮一直是芬蘭社會福利模式下的邊緣現象。打擊貧窮的主要策略有維持高就業率、降低收支不平衡

    的風險,同時結合穩定就業及賦稅制度,以消弭貧富不均的問題。千禧年時主要的社會政策就是提供

    足夠的安全感,救貧扶弱;貧窮的政策逐步侵蝕普及主義(universalism)漸漸轉向剩餘主義
  (residualism
「確保最基本所得」包含維持最基本生活水準的社會安全救助(例如失業救濟金),房
    屋津貼等,這
些都有法源依據。

 

◎擔保基金會

    如果連聖經都說永遠都有窮人,那麼為什麼芬蘭路德派教會在1980年代發展新的方式來幫助窮人中

    的窮人呢?所為最窮的窮人就是那些吸毒、有前科,或是收容所居民。擔保基金會從1992年春天開

    始運作,受訓過的人幫助客戶和債權人協商,減少債務,並由基金會擔保債務重整。全世界除了芬蘭

    ,沒有任何國家有這樣的債務擔保基金會,就像憲法所說,正義的另一面是調解(The Other Side Of
    Justice
is Moderation)。

◎社會信用

    1990年代,芬蘭立法幫助在經濟不景氣時累積大量債務的人,1993年,芬蘭債務清償條例生效。但是

    後來發現債務和解還需要理財輔導和社會信用,才能解決並預防債務問題。近來芬蘭的消費者貸款償

    款風險有持續上升的趨勢,而「社會信用」是個重要的解決方案,有效幫助低收入戶解決債務問題。

    因為他們通常是必須付比較多利息的人。

 

◎酒類專賣制

    1932年禁酒期結束後(1919-1932),酒由國家獨賣,民間不得私賣,百姓在1931年還曾投票否決這

    個公投案。酒類壟斷是芬蘭的一個創舉,其他北歐國家(除了丹麥以外)、美國和加拿大部分地區也

    有這個規定,但是芬蘭的特殊之處在於專賣制實施前後的情形。芬蘭的國家專賣政策在1995年加入

    歐盟時又遭受考驗,幸好最後在布魯塞爾被正式接受,因為它的用意是保障公眾健康。芬蘭從1917

    年獨立後,只發生過兩次人民公投,第一次就是1931年的禁酒令,第二次是1994年加入歐盟。

 

3%理論

    幾乎所有的遊民(80%是男性),犯人(97%是男性)都屬於單身、離婚或獨居者;還有一些感化院

    出來的學生、被軍隊開除的、不願就業者、潦倒的醉漢及許多毒癮者。來自貧窮、家庭失和的孩子,

    輕微腦功能障礙(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注意力缺失(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z Disorder

ADHD)、嚴重失讀症(dyslexia)或是智能障礙,也都有機會落在這個團體中。這群人不但容易犯罪,

也會給社會造成很大的壓力。這些人受到大約兩萬人的支薪服務:特教教師、社工、居家照護者、護

士、醫生、救護車駕駛、警察、獄卒、門房、清潔工、救火員、牧師和戒酒協會,各種支持團體的人

員,但這些人員對他們一點幫助都沒有。當老一輩的人凋零死去,總是有年輕的長大來遞補他們的缺。

根據佛克農教授(Tapari Valkonen)的分析,我們正看到芬蘭的第四個死亡潮。第一個是戰爭(每六個

參戰者中有一個死亡),50年代中期的肺結核,在那之後是心血管疾病,現在是小於45歲的窮人。根

據這3%理論,如果能執行俾斯麥的社會政策(Bismarckian Social policy)可能對這些人有好處,有很

多的例子讓我們看到當人們備好好對待時,自會友善回報(When people are treated well, they respond in

kind)。以上許多措施的花費跟目前這些人所引起的麻煩比起來實在小太多了。

 

◎學生健康服務中心

  「芬蘭學生健康服務」(Finnish Student Health SerciceFSHS)。此組織是健康議題的專家團體,專長後

    青春期與前成年期。它提供芬蘭14萬名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醫療保健、心理衛生、牙齒保健,經費

    來自三方面:芬蘭社會保險機構、大學城及教育部。這是芬蘭健康照護體系的一部分。FSHS的存在是

    為了學生,而學生也支持FSHS

 

◎道路死亡人數減半

  交通安全(特別是道路安全)在芬蘭一直是個大問題。1972年春,政府指派了一個國會交通委員會,

  特別成立交通安全組。第一個成果是設定速限,每種道路有不同的速限。強制繫安全帶的提案引起更

  大風波,所以安排邀請所有反對者到醫院去看不繫安全帶造成的多重傷害,這招果然奏效,法案在多

  數人同意下通過了。其他如:(一)道路設速限(這是最有效的措施);(二)強制繫安全帶,尤其是

  前座乘客;(三)騎機車強制戴安全帽(花了十年才把它延伸到輕型機車);(四)改良十字路口;
(五)
在都市中蓋了600公里長的自行車道,人車開始分流,大車走大路,小車走小路;(六)開始改善
  都
市交通環境,設計不良的都會區其交通事故發生率是設計良好者的十倍;(七)加速改善平交道。

 

◎國家自殺防治計畫

  自殺一直是公共衛生最大的挑戰,全世界每年約有一百萬人結束自己的生命。芬蘭是第一個落實國家

  自殺防治策略的國家--「自殺可以防治」,從19861996。我們先徹底地檢視前一年在芬蘭所發生的

  每一樁自殺案,然後才發展自殺防治政策。防治自殺,外力介入絕對是必要的。目前最有效的防治還

  是靠衛教、嚴格管控自殺工具(避免衝動自殺)以及自殺防治守門人的教育。藥物治療(尤其是鋰鹽

  和抗憂鬱症藥),還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治療是有用的。監測計畫也可以成功的篩選出有高風險的人,

  特別是在學的學生。

 

◎菸草立法與法律行動

  芬蘭採取全面減菸策略,包括加強宣導、公共衛生計畫及保護性立法。未來的政策是以價制量、支持

  民眾戒菸。1960年代始,芬蘭察覺到抽菸的危機,國會無異議通過要政府立刻拿出減菸措施。這是很

  重要的一步,但是這個法案等了15年,才在1976年通過。當代最先進的菸害法全面禁止了香菸廣告,

  強制在菸盒上印製警語,禁止賣菸給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在學校抽菸,禁止在公共運輸工具

  上(非全面)及大部分公共場所的室內抽菸。1995年,修法禁止在工作場合抽菸。禁止在學校操場上

  抽菸,因為最常使用操場的是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此外,新法禁止間接廣告香菸,禁賣香菸的年

  齡從16歲提高到18歲。200312月,規定菸味不能擴散到禁菸區。芬蘭也是全世界第一個(2000

  7月)把環境中的煙味定為致癌物質。2009年開始禁止在所有酒吧和餐廳抽菸。除了藥房外,戒菸

  輔助品(NRT)在超市、加油站就可以買的到。2006年的全國稅收有0.74%用以鼓勵禁菸,約相當於

  該年的香菸稅收。

 

◎木醣醇(XYLTOL

  木醣醇對牙齒的保護作用來自於引起齲齒的細菌無法消化木醣醇,所以定期服用木醣醇可以消滅口中

  有害細菌數,使細菌在刷牙時容易被刷掉。木醣醇會立刻中和有害的酸性物質。咀嚼木醣醇口香糖可

  以有效減少中耳炎,對口水的質量也很好,有助於治療乾口症。牙齒保健很重要,而木醣醇的好處是

  它很長效,味道好,小朋友也喜歡,可以保持口腔衛生。使用含氟牙膏,定時、均衡的飲食加上木醣

  醇口香糖就是保持口腔衛生的絕佳方法。

 

◎芬蘭的圖書館

  芬蘭人是使用圖書館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一個芬蘭人每年平均借20件以上的書、CD或其他物品,每

  個月上圖書館超過一次。現在的芬蘭公立圖書館有系統地以各種質化判準來分析資訊內容,幫助學習

  者、市民和所有人找到自己所需的資訊,也規劃說故事活動、藝術展覽或電影欣賞。每一個國民在國

  內任何角落都有同等的權利獲取資訊和文化,這是芬蘭在PISA國際學生評量計畫中表現傑出的原因

  之一。每座芬蘭圖書館都是國家網路的一部分假如這座圖書館沒有某項物品,可以向它館借調,對

  象不分研究機構或公共圖書館。從更大的社會角度來看,一個「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應該

  要能激發創意,且容易取得促進融合與統合所需的訊息和文化。圖書館系統是高品質、使用者導向的

  工具。芬蘭人都接受這個觀念:支持圖書館就是支持民主和發展。

 

◎芬蘭的綜合學校

  企業在國際間要有競爭力、要能製造優質產品,都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工,而想建構芬蘭成為北歐

  的福利社會,也需要高教育程度的人力投入公部門服務。1968年,芬蘭國會通過一條法律,保證所有

  兒童、青少年無論家住哪裡、父母有沒有錢,都能接受九年的高水準基礎教育。良好的基礎教育被視

  為基本人權。綜合學校成為真正滿足每一個人的學校。要當老師就得要先拿到碩士學位。執行和持續

  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落在地方政府身上。這個架構突顯出教育是政府為人民提供的基本服務。整合的

  綜合學校是芬蘭的卓越創新。在朝向兩極化發展的社會中,綜合學校益發重要,因為它使國家團結、

  強化對國家的認同,但又同時鼓勵國際間和跨文化的互動。目前,綜合學校是芬蘭一流教育制度的頭

  號表徵。它為優質的職業教育與中學教育奠定良好根基,並持續發展以因應不斷變動的政治、文化、

  經濟環境。鄭如烏西基拉(Kari Uusikyla)教授所說的,好的學校必須每一天從頭開始(a good school

must be constructed everyday form scratch)。

◎免費的高等教育

  芬蘭有體質良好且運作完善的教育制度,其基本理念是:一律免費,兒童皆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而且所受教育的品質完全相同。公家資助的綜合學校,無論教育品質或教育成果都維持高水準,這點

  在「國家學生評量計畫」(PISA)的調查中再度獲得印證。職業教育包括性向確認及職業訓練。同時

  也提供學生進入職場所需的基本社交技巧,所以大部分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都能順利進入職場工作。

  芬蘭教育制度的品質奠基於它免費的本質,這個原理同樣適用於芬蘭的大學和技術學院。

 

◎芬蘭兒童的閱讀能力

  OECD委託辦理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是全世界都十分重視。2000年的主要調查領域是閱

  讀素養,2003年則是數學素養,在兩項調查中芬蘭學生都是第一名。「國際教育成就評比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進行的國際評量。芬蘭最近一次

  參加IEA閱讀能力評量是1991年,在31個參與評比的國家當中,芬蘭9歲和14歲的學童表現最佳,

  不但平均成績最高,而且標準差最小,連最差的測驗結果也比他國優秀。良好的成果是許多因素共同

  孕育:芬蘭教育制度的結構(同一班學生從一年級開始一起讀到九年級)、地方分權的決策機制、學

  校的自主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對學習有困難的孩子給予因應個別需求的特殊教育、學生的

  扶助體系、其他輔助教學的活動、熱心奉獻且能力卓越的老師,以及免費義務教育。芬蘭教育向來注

  重閱讀,教導閱讀的傳統也是源遠流長(教會扮演重要角色)。1960年曾頒布教令規定,識字是結婚

  的先決條件,民眾的讀寫能力因此大幅提昇。芬蘭有遍及全國的圖書館系統,也有設在巴士內的行動

  圖書館,兩者服務範圍皆不分城鄉。

 

◎音樂學校

  芬蘭人一向熱愛音樂,音樂是芬蘭人的頭號嗜好。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於培養專業人才,政府認為

  參與藝術教育以及有一個藝術人生是芬蘭人民的基本權利,也是提昇創造力和增強自我肯定的方法。

  芬蘭人天性憂鬱,傳統上都是用唱歌和演奏樂器來紓解心情。文化是社會資源的核心,而藝術始於兒

  童和少年。

 

◎說故事法

  說故事法是芬蘭社會一項重要的創新。運用這個方法的條件很特殊且只有一條:以民主對待他人,無

  論對象是兒童或成人。這個說故事法跟別的敘述方式不同之處在於有四個步驟:除了口語陳述,還包

  括逐字書寫、把寫下的故事念出來,最後說故事的人可以修改先前講的故事。說故事法中的紀錄者不

  能引導說話者講甚麼,也不能評斷顧事的好壞。說故事的人要怎麼表達,完全取決於他自己的判斷。

  說話者可以決定哪些要保留在故事裡,哪些不要。說故事的威力在於,有那麼一個片刻,說的人和記

  錄的人在「同一個波長上」相遇,好像古代的口述歷史者。這個方法是基於一個概念:除了一般常識

  ,每個人都有很多根據自身經驗所得的主觀知識。「沉默者的聲音被聽見了,而愛說話的人變得對傾

  聽有興趣。」

 

◎相換工

  在芬蘭社會裡,志願工作是個很重要的生產方式,也是社會互動的方式。志工被稱為工蜂(近似臺灣

  的「相換工」或「相互工」)。相換工最重要的特質是他們完全是自願的,沒有任何金錢關係,沒有任

  何義務,以後也無須還人情。傳統上,來幫忙的人是在工作完成後有一頓好菜好酒,通常還有桑拿

 Sauna),最後還有跳舞,因此是一件可以聚會同樂的事。相換工對於促進生產力極具影響力,但最重

  要的是,相換工強化了社區共同體的精神。他們最常做的便是幫忙收成、堆稻草、挖馬鈴薯。在建築

  工地,也常見相換工的身影,其他像搬木頭、砌牆、推船下水或把船運上陸地存放起來、砍柴等都是。

  另外,也幫忙備辦喜宴。

 

◎桑拿

  在芬蘭,大約有200萬個桑拿(Sauna)三溫暖浴池,即使所有芬蘭人同時享用,都容納得下!芬蘭人

  把桑拿看成神聖之地,許多芬蘭神話和民俗都源於桑拿,芬蘭人至今對桑拿懷抱一種虔誠的態度

  句諺語說:一個人在桑拿中的行為應該和他在教堂一樣。桑拿主要是冷熱交替,先花1015分鐘在

  蒸氣室中把自己弄得很熱,因為蒸氣室溫度通常是攝氏80度到100度之間。洗三溫暖的人可以用樺樹

  小樹枝來拍打自己,然後坐在戶外、洗個澡、游個泳或在雪地打滾,讓身體降溫。這種冷熱循環大約

  重複二、三次,再去洗澡,結束桑拿之旅。芬蘭前總統康柯能熱愛桑拿,他具體而微的說出芬蘭人對

  桑拿的感覺:「在桑拿中,我鬆弛身心,定靜的氣氛帶來和諧。對我來說,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桑拿。」

 

◎伴侶島的耶誕之路

  人人都知道耶誕老人來自芬蘭,對芬蘭的孩子來說,他們跟全世界孩子一樣,準備過耶誕節最重要的

  就是等待禮物,以及等著做聖誕老人的小幫手。芬蘭耶誕節比其他國家又多了些東西。這項活動訂在

  耶誕節前最後一個星期日。耶誕之路活動提供甚麼給參觀者呢?沿著那條路、有唱歌、遊戲、說故事

  、闖關活動、一個稻草堆迷宮,當然,還有耶誕老人。從一開始,我們就希望納入兒童的參與,因此,

  我們要求每個孩子帶一個自己做的耶誕裝飾來掛在耶誕樹上,同時帶一套餐具來吃耶誕粥。如今耶誕

  之路已進入第十一個年頭,每年大約有二萬多人來參觀,最令我們高興的是,其他城市也開始舉辦類

  似活動,這個理念肯定引起了共鳴!

 

◎芬蘭卡拉OK

  外國人眼中傳統的芬蘭人是遲鈍、不愛交際、脾氣壞、喜歡抱怨,這些習性至今猶存,但現在有點不

  一樣了。過去數十年來,上述這種傳統芬蘭人的刻板印象受到兩項重大科技創新的挑戰:行動電話和

  卡拉OK。日本是另一個不允許當眾表露情緒的民族,所以當日本人發明卡拉OK,這個沒有主唱、只

  有樂隊伴奏的音樂方式,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給了芬蘭人一個表達情緒的窗口。卡拉OK的口

  號是:只管開口唱,別管唱得好不好!真正的卡拉OK強調的不是把音唱得精準無誤,而是發洩禁閉

  的情緒。針對電視節目「美國偶像」的熱潮,日本民眾開始反抗,一股卡拉OK新潮流已經誕生了--

  唱的人如果沒有唱成荒腔走板會受罰。

 

HK藍色香腸(HK Sininen Lenkki

  芬蘭婦女的就業率相當高,在歐盟名列第三。芬蘭婦女能離家到外面工作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

  HK藍香腸的發明。芬蘭香腸有點彎,而且大概有一半都是HK藍這個牌子。因為事先已經煮熟,只

  要打開包裝就可以吃,它滿足5060年代對食物的需求:快、便宜、人人都愛。1963年,赫爾辛基

  Kauppiaat公司改用合成腸子,產品訊息就可以直接印在腸子上,因為是用藍墨印刷,所以叫HK

  HK為赫爾辛基HelsinginKauppiaat)。根據歷史法則,熟香腸的故事應該到此結束,因為它為支

  援職業婦女工作的任務已完成,芬蘭已經擺脫負債困境。但是顧是並沒有完,人們還是需要快速、便

  宜、容易準備的食物。冷凍食品的出現並沒有影響人們對香腸的喜愛,它在芬蘭戰後的重建中,仍以

  芬蘭國民食物之姿屹立不搖。

 

◎每個人的權利

  「每個人的權利」(everyman’s right)是個古老習俗,它是基於一個傳統,從某些方面講,也是國家

  法律的延伸,人民有權進入土地、使用水道,不論誰擁有這塊土地。最傳統的「每個人的權利」就是

  准許踏在別人的土地上;你可以散步、滑雪,騎自行車穿越全國,都不需要得到地主允許。每個人的

  權利包括很廣,最基本的是不用錢,但所有造訪都不可造成任何傷害、短暫停留。水道自由使用原則

  上是任何交通工具都適用,也可以進入冰凍的水域。一、兩天的露營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在野

  外生火就需要地主同意,而且露營者不得製造任何的噪音、垃圾或侵擾動植物。另外,只要是允許散

  步的地方都可以自由採摘野莓、野菇和野花。釣魚和冰上釣魚是「每個人的權利」,這在釣魚法中有

  特別規定,芬蘭有四成的人(大約兩百萬)每年至少釣一次魚。「每個人的權利」在芬蘭是個大家都

  接受的習俗,並不需要特別立法保護,這個權利不限制芬蘭的國民,任何訪問我們國家的人都有平等

  享用的權利。

 

◎女性十里趣味競跑

  女性十里趣味競跑(Ten Fun Run)可以上溯到80年代初,一群一起慢跑的婦女。當體力逐漸增強後,

  他們開始尋找新的挑戰和目標,於是決定去參加賽跑。但正因為是比賽,每個參賽者都很嚴肅的相互

  競爭,胸前還得掛參賽號碼。它們不喜歡這樣,那使得跑步一點趣味都沒有了,所以他們成立了

  JuoksuAika協會,提倡婦女運動、鼓勵慢跑。這個協會希望在健身活動中還能看到歡笑、娛樂和幽默。

  JuoksuAika1984年的活動計畫之一是在519日舉行十公里賽跑,目標是讓婦女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

  來運動,所以活動包括在公園吃早餐、欣賞音樂演奏以及吸收有關跑步和運動傷害的資訊等等。這個

  活動適合所有年齡層的婦女,年輕的可以參加女孩組十公里趣味競跑,女孩組的報名費每年都捐到國

  際救援中心,成年組盈餘則用於支持兒童和青少年的芬蘭運動員。

 

◎北歐健走

  芬蘭的「北歐健走」(Nordic Walking)已經變成一股風潮,成為一種運動形式。人們對這種「走路」

  越來越感興趣,於是就有人去設計適合的輔具,第一根北歐健走拐杖上了市,市場反應也很好,運動

  也就流行起來了。研究發現,健走的益處一大堆,原則上,任何人只要走得動都能參加。然後觀察自

  己身體各個指標的改變,假如用的手杖高度恰當,一個技巧良好的北歐健走者可以比一般的散步多燃

  燒掉40-50%的脂肪,它最大的好處是下山時,可以替膝蓋減壓30%,北歐健走適合所有年齡層,從

  老至幼只要能動都能參加。一般是建議一次走一個小時。在走路期間,你應該可以邊走邊說話而不會

  喘;一周兩次,每次走一小時就能維持健康,而更頻繁的定期健走可以促進健康。除了幫助身體健康

  ,北歐健走還可以幫助培養正向人格,有益心理健康、控制體重。人只有持續行走一個小時後才會開

  始燃燒脂肪,但北歐健走還是可以減重。

 

◎公共洗物池

  「清洗地氈需要大量的水,場所必須大到容納半張地氈在平面上可以搓洗,另一半泡在水中。沖洗乾

  淨後不可擰乾,須放在草地或石頭上靜置陰乾。」這是1938年,芬蘭家政課課本教導主婦如何清洗

  地氈。芬蘭人仍然在岸邊清洗他們的地氈,但是市政府的洗物池已經搬到陸地上並接上了下水道,減

  少了水汙染。傳統的清潔劑是液態松皂,這很環保,因為它很容易溶解到水中。許多洗物池都有把餘 

  水擠出地氈的設備了。

 

◎乾廁所

  馬桶和居所、食物和水幾乎都一般重要,雖然它是基本需求,卻不幸不能算是人權。芬蘭將近有百萬

  人是沒有自來水和衛浴設備的,它們是乾廁所的使用者。在一個幅員廣大,人口稀少的國家,到處架

  水管是不符合經濟效益的,所以乾廁所就這麼流行起來,因為環保。在芬蘭,人們談論廁所和排泄物

  就和談日常生活其他事一樣自然。全球只有5%的人住在有衛浴設備和下水道的地方,只有五成的下

  水道系統連到有適當處理設備的汙水處理廠,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沒用過馬桶。「衛生」也是一種平

  等問題,每個人都該有乾淨的廁所可用,沒有甚麼人可以被強迫去處理另一群人的排泄物,他們自己

  也不應該沒有合適的廁所可用。

 

◎天下網路書店:http://www.cwbook.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