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are not prepared to be wrong, you'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 Sir Ken Robinson肯.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 :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犯錯,你將不會有創意產生。爵士以生動活潑的案例來談教育制度。他深切希望教育制度能培育而非扼殺學生的創意…

 

 

TED始終尋找各行各業的頂尖人士以18分鐘將畢生精華全數展現,其中這場演講,內容發
人深省,值得教育工作者細細聆聽…

 

早安,你們好嗎?這次大會實在很精彩,對吧?這一切都讓我太震驚。我今天要談的與貫
穿這次研討會的
三個主題相關。首先,這些演說與這裏的每個人所涵蓋領域的廣度與歧異
是展現人類創意的傑出典範。第二、這樣的創意讓人了解到,我們根本不能預知未來
。我們不知道
未來會是何種面貌

我對教育議題有興趣事實上,我發現每個人都對教育有興趣不是嗎?我覺得很有
趣的是
即便在一個晚宴上,你告訴大家你在教育界服務。坦白說你很少會參加那些晚宴
啦,因為如果你在教育界工作
詭異的是就算請你去一次,也不會再請你去第二次。但是
如果你應邀出席了,你問同桌的某人,
他在何處高就,然後說你自己在教育界工作。你立
刻會看到他們臉上出現三條黑線,彷彿是說:
天啊!為什麼是我?我這星期好不容易有個
晚上可以輕鬆一下。
但如果你問大家受過什麼樣教育,每個人都滔滔不絕說個沒完。因為
這是影響
人們極深的幾個主題之一,對吧?就像宗教、金錢或其他一些事情一樣。我個人
對教育極感興趣,我猜我們都是這樣。
大家都對教育興趣濃厚,其中部份原因是:教育可
用來幫助我們掌握難以理解的未來。
試想,今年開始上學的小孩將在西元2065年退休。沒
人會知道
儘管我們在過去四天中探討了各種專業知識五年後世界會怎樣。但我們本
來應該是要
教育這些孩子為將來預作準備,所以我認為,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是極為特殊的。

第三部份是我們都仍同意孩童擁有驚人的潛力他們創新的潛力。我是說,昨晚的莎琳娜
真是令人驚奇,
不是嗎?目睹了昨晚莎琳娜能做到的事。她真是優秀,但我認為在所有的
孩童裡面,
她並沒有那麼的特殊。昨晚你見到的只是一個已經發現他才能的人非常專心致
力於其天賦的結果。我的觀點是
所有孩子都天賦異稟。都被我們殘酷的浪費了。所以我想
談談教育
與創意。我的論點是在我們的教育裏,創意與識字能力同等重要,我們應該給予
兩者平等的地位。

我最近聽到了一個很棒的故事我很愛轉述它有個小女孩在上繪畫課。她六歲,她坐在
教室後方畫畫,
老師說這小女孩平常非常難專注在一件事物上,但是今天她很專心。老師
非常的好奇,於是老師走向小女孩
問道:妳在畫什麼?小女孩說:我正在畫一幅上帝的
畫像。
老師又說:可是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啊。小女孩接著說:那他們馬上就會知道
了。

當我兒子四歲在英國的時候,其實,說實話,他在各地都是四歲。我們對他很嚴格,不管
去哪他都是四歲。
他在聖誕節參加演出耶穌誕生的兒童劇。你們記得那個故事嗎?它很著
名。
那是個很著名的故事。梅爾吉勃遜演了續集。耶穌誕生第二集,你們也許看過。但
我兒子詹姆士扮演耶穌的養父聖若瑟,
我們很興奮。我們認為這角色是主角群之一。觀眾
席上擠滿了我們找來穿著印有
「詹姆士羅賓森是聖若瑟」字樣T恤的人。不過他是沒有台
詞的,你知道故事中來自
東方的三博士來朝拜剛出生的耶穌。他們輪流獻上黃金、乳香與
沒藥三項禮物。
我們坐在那看戲時這是真實發生的情況 我發現他們把獻禮的順序弄
錯了,
我們後來問兒子說:你不在意嗎?他說:這有什麼錯嗎?他們就換ㄧ下順序而已啊
故事繼續,這三個四歲小男孩走進耶穌的家,頭上包著毛巾布,他們把裝禮物的三個盒
子放下,
第一個小男孩說:我為你獻上黃金。第二個說:我為你獻上沒藥。第三個小男孩
說:這是法蘭克送的
(Frank sent this)[應為乳香-Frankincense,但小男孩不會發音]

這些故事的共通處說明了小孩願意冒險。有不知道的事,他們就用猜的。我說的對吧?他
們不怕犯錯。
當然,我不是說犯錯等於有創意。但是我們知道 如果你沒有犯錯的心理準備
就永遠無法發揮獨創性。如果你都不準備犯錯。當他們長大成人時,絕大部份孩子已經
失去這項冒險的能力了。
他們會變得害怕犯錯。順道一提,我們就是這樣經營公司企業的
我們懲罰錯誤。我們現在也以同樣方式在經營國家的教育制度,告訴孩子犯錯是最糟的
事。
而結果是我們教出一堆沒有創意的人。畢卡索曾經說過:所有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問題是如何維持藝術家的性格到成年。我堅信:我們不會越老越有創意,我們的成長背
離創意。或者說,教育抹煞了我們的創造力。
為什麼呢?

我以前住在英國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莎士比亞的家鄉。我們五年前從那搬到美國洛杉磯
所以你可以了解,這是個多麼平順的轉變吧。事實上,我們那時住在斯特拉福外圍的
尼特菲爾,那是
莎翁父親出生的小鎮。這有沒有讓你聯想到什麼?我有。你從來沒想過莎
士比亞也有爸爸吧?有嗎?
想過嗎?因為你沒有想過莎士比亞曾經是個小孩,有嗎?七歲
的莎士比亞?我從來沒想過。我是說,
他曾經是七歲大。他曾經是某人英文課上的學生,
難道不是嗎?想想那會有多討厭?
「你得更用功」爸爸趕他上床睡覺,你知道的,跟莎士
比亞說:上床睡覺,馬上!
威廉莎士比亞,「給我把鉛筆放下。 而且別再用那種辭彙講
話,大家都聽的霧煞煞。」

反正呢,我們從斯特拉福搬到洛城,我事實上只是想談談我們的這個轉變。我的兒子並不
想來。
我有兩個孩子。兒子今年21,女兒16歲。他不想來洛杉磯。他很喜歡這裡,但因為
他在英國有女朋友。名叫莎拉,她是他人生至愛。
他那時認識她一個月。告訴你,他們好
像已經認識四年一樣,
因為對16歲來說一個月是個很長的時間。無論如何,我兒子在飛機
上很難過,
他說:我再也找不到像莎拉這樣的女孩了。但坦白說,我們對此挺高興的,
為她是我們決定搬離英國的主要原因。

但當你來到美國或是在世界各地旅行時你會驚訝的發現,這地球上所有教育系統都有同樣
的科目階級制度。
不管你去哪裏,都是這樣。你以為會有所不同,但真的沒有差別。最高
階的學科是數學和語文,
接著是人文社會科目,而藝術則是墊底的科目。到處都一樣。
且每個教育體系中的藝術課程中,
也都有同樣的階級制度。美術和音樂課程在學校永遠比
戲劇和舞蹈課程更重要。這地球上沒有一個教育系統 每天教授小孩們跳舞,就像教數學一
樣。為什麼呢?
為什麼不呢?我覺得這很重要。我認為數學非常重要,但舞蹈也是。如果
被允許,孩子們無時無刻不在跳舞,我們都是這樣。
我們都有肢體,不是嗎?我錯過了什
麼嗎?
這一切背後的真相是,當小孩開始成長,我們的教育重心大量移至腰部以上。然後
著重在頭部。
並且沒有左右均衡。

如果你觀察這種教育制度,當個局外人,然後問:公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我想你的結
論會是
如果你以結果論,
誰能在這種制度下成功?誰是乖乖牌,從不犯錯?誰累積了最
多嘉獎?誰是贏家?
我想你會得到這樣的結論,全球公立教育的目的只是製造大學教授
,難道不是嗎?
他們是那群高分畢業的人。我以前也是大學教授,所以你看吧!當然我喜
歡大學教授,但你知道,
我們不應將他們視為人類成就的最高指標。那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就只是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但教授們是有些古怪的,我會這樣說是因為,我對他們
有深厚的感情。
在我的經驗裏,教授們是有點難以理解的不是所有教授都這樣,但一般
來說
他們活在自己腦袋中。
他們都活在那兒,而且稍微偏向一邊。他們是脫離現實的,
你知道,我沒有誇大。
他們向下看著他們的身體,將其視為運輸頭部的一種交通工具,難
道不是嗎?
是將他們的腦袋帶往會議場所的一種方式。 如果你還需要這種離體經驗的真實
證據,
順道提一下,去參加一個由資深學者組成的需要住宿的研討會,然後在最後一個晚
上,到大會附近的舞廳去。
那你就會看到我所謂的證據,許多成年男女痛苦的扭動著身體
,完全跟不上節拍,
他們只想等著舞曲結束,好快點回家寫一篇關於此行的報告。

我們將教育制度建構在學術能力上。是有原因的。這整個系統是被創造的全球皆然,
的,十九世紀前並沒有公立教育制度。
這系統的目的是要 滿足西方工業化的需求。所以這
個階級制度根植在兩種概念上。
首先,最有利工作的學科享有最高地位。所以當你還是個
孩子的時候,在學校
就被良性的指導不要去學某些東西,一些你喜歡的事物,因為就算你
學了
以後工作也用不上。對吧?別學音樂,因為你不會變成音樂家
別學美術,你不會變
成藝術家。
善意的建議才怪,大錯特錯。這整個世界都被工業革命吞沒。第二,我們對
智力的看法取決於
學術能力的高底,因為大學院校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為藍本來設計教育制
度。
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全世界的公立教育系統都只是為進入大學之門鋪路。而結果造
成許多有天份、
有創意的、聰明的學生自我否定,因為他們的專長在學校 不被重視,還可
能因此受罰。
我認為,我們不能再繼續這樣下去。

根據聯合國教育文化組織的數據,內來三十年內全世界從教育系統畢業的人數將超越人類
歷史開始時的人口總數。
更多的人,許多我們談過的因素結合造就了這項數字包括科技
、對工作的轉型效應、人口組成
和人口數大爆發。突然之間,文憑不值錢了。對吧?當我
還是學生的時候,如果你有張大學文憑,你就有份工作。
你要是沒工作,是因為你自己不
想要。
老實說,像我就是不想要工作。但現在有大學文憑的小孩常常只能回家繼續打電動
因為以前大學畢業可以做的工作,現在得要碩士才行,而該是碩士的工作,現在要是博
士才能搶到。
這是一個文憑膨脹的過程。這顯示著整個教育結構 正在我們腳下改變。我們
必須徹底重新思考
我們對智能的看法。

我們確知智慧包括下列三件事:第一、多樣性。我們是以各種不同經驗來思考這個世界。
我們可以用視覺、
聲音、肢體運動、抽象名詞和活動等各種方式來思考。第二、智力應該
是充滿活力的。
如果你們研究人類腦部的互動,就像我們昨天從數場演說中所聽到的,
慧是極為神奇的相互作用。
人腦不能簡單的加以劃分開來。事實上,我對創意的定義是
生有價值原創性想法的思維過程
通常是在各領域不同意見的交互激盪下產生。

腦部的能量是很強烈的,順便ㄧ提,腦內連結左右腦半球的神經束叫做胼肢體。女性的比
較粗。
根據昨天海倫的演講,我猜 這可能是為什麼女人比較能夠一心多用的原因。難道不
是嗎?
許多文獻都曾提及,但我是從我個人經驗中得知。如果我太太在家裏做菜,幸好這
不常發生,感謝天。
但你可以想像,她還會做她有某些特殊技能當她在做菜時,你知
道,
她還可以同時講電話,跟小孩說話,油漆天花板,甚至可以就地動開心手術。可是換
成我在做飯時,門要關上,小孩帶到外面去,
電話是掛好的,她如果進來,我會被激怒。
我就會說:泰瑞,拜託!別煩我,我正試著炒蛋。讓我講個古老的哲學故事,如果沒人聽
見一棵樹倒在森林裏,
這件事發生了嗎?記得這故事嗎?我最近看到一件很棒的T恤上寫:
如果沒有女人聽見一個男人
在森林中說出的真心話,男人還是錯的嗎?

關於智力的第三件事是與眾不同。我現在正在寫一本書叫「頓悟」,本書根據一系列訪談
訪問許多人是如何發現自己的天份。我對於那些人成功的故事很著迷。這本書啟發於我
一個美妙女子的對談,大部份人可能沒聽過她她叫茱麗安琳,你們聽過她嗎?有些人
聽過。她是個編舞家,
每個人都聽說過她的作品。「貓」與「歌劇魅影」 她很棒的。我過
去曾擔任過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董事,
我想你們應該看得出來。總而言之,有天我和茱麗
安共進午餐,我問她:
茱麗安,你怎麼成為舞者的?他回答到:說來有趣,她在學校時
現很糟。那是
30年代,
學校寫信給她父母說:我們認為茱麗安可能有學習障礙。她無法專
心,
她總是動來動去。我想如果是現在他們會說她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嗎?但
那是
30年代,
那時這個名詞還沒有被發明。所以大家還沒辦法生這種病。人們不知道自己
可能有此種疾病。

總而言之,後來她去見一位專家。那是在一個橡木地板的房間,她與母親一起在裡面,
被帶到房間盡頭的椅子上坐下,
她在椅子上乖乖坐了二十分鐘,當醫生與她母親在討論她
在學校所遭遇的問題。當討論結束後因為她總是捉弄別人,又老是遲交作業等等,八歲
的小孩嘛
最後這位醫生走過去
坐在她旁邊說:茱麗安,妳母親跟我說了很多妳的問題,
我需要私下跟她談談,他說:在這兒等一下,我們不會太久,很快回來。然後他們就離開
了,留她獨自一人。
但走出房門前,醫生把桌上的收音機打開。當他們走到房間外面,醫
生跟她母親說:
我們就站在這裏觀察她。他們一離開房間後,茱麗安說她就隨著收音機的
音樂跳起舞來。
兩位大人在外面觀看了幾分鐘後醫生轉向她母親說:琳太太,茱麗安沒有
病,她是個舞者。
帶她去上舞蹈學校。

我說:後來怎麼了?她說:媽媽真的送我去學跳舞,我無法告訴你那有多棒。我走進一個
房間,裏面全是
和我一樣的人。無法端坐不動的人。這些人都必須要經過舞動來思考。經
由舞動才能思考。
他們學芭蕾、踢踏、爵士、 現代舞等等。她最後去應徵英國皇家芭蕾舞
團的一個角色,
她成為獨舞者,在皇家芭蕾舞團裡有個很傑出的職業舞者生涯。她最後從
皇家芭蕾舞團離開,成立了自己的舞蹈團,茱麗安琳舞團,認識歌舞劇大師韋伯。她為
歷史上
最受歡迎的幾齣歌舞劇 編舞,她娛樂了數以百萬的觀眾,她現在是百萬富翁。但換
成另外一個醫生
可能會叫她吃藥,叫她安靜下來。

因此,我認為我認為這個故事的啓示是:高爾,前幾晚在這裏談到生態學,及美國知名
海洋生物學家瑞秋
卡森發起的環保革命。
我相信,我們未來唯一的希望是採取人類生態
學的新觀念,
開始重新建構我們對人類豐富潛能的看法。我們的教育制度開採我們的心智
就如同
我們過度開採地球上的礦物一般:只針對有特殊價直的東西。但是對我們的未來沒
有幫助。
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我們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則。發明小兒痲痹疫苗的美國科學家
瓊恩斯
沙克有個名言,他說:如果昆蟲
從地球上消失,五十年內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滅
絕。
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五十年內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會茁壯。他是對的。

TED 頌揚的是人類發揮想像力的天賦。我們現在應謹慎、聰明地運用我們的天賦才能來防
止一些情景的發生,
我們剛剛已經談過一些可能的事態。唯一的方法是 藉由要看重人類創
意的豐富性,
看重我們孩子代表的希望,我們的任務是 要提供全人教育,使他們能夠面對
未來。
順道一提,我們不見得看的到這個未來,但他們一定會。而我們的工作是幫助他們
在自己的未來發光發亮,
謝謝大家

Ken Robinson says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http://www.ted.com/index.php/talks/ken_robinson_says_schools_kill_creativity.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