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網路一位兒童美術老師的分享,很值得我們思考:「孩子們正處在線條發展構型的時期,不要太方便給他們模仿成就,或是挫折…。當了學齡前的父母,才知道那有多難!哪個父母不希望小孩表現「出眾」呢?尤其當他們甜甜地要求你「教他們畫」的時候!當個父母,我也好忍不住想直接教兒女畫,畫給他看…,但基於專業考量,我克制了...」

 

學齡前孩子的美術教育,需要的是,在美好的線條和色彩接觸,各種媒材的遊戲中,累積未來創作的能量,無形中培育了美感和想像力,理解了線條色彩…等最基本的特質,然後,在蓄積足夠後,爆發出創作的能量。

所有父母想要看見早熟的學齡前孩子畫出來的,舉凡具體的人物,建築,動植物…,都會在小學一年級圖式期前後就發展完備了,屆時如果沒有更多想像和美術的引導,到了成年後,你仍然會用圖式期的方式來畫那些東西,頂多加上點,十二歲左右會發展成熟的立體透視能力,然後畫給你的孩子看。

也因此,畫給正在發展線條構型中的學齡前幼兒看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甚至提早扼殺了他們未來發展出的獨特性和創造力。

更進一步說,如果你讓學齡前幼兒寫生,或是臨摹大師畫作和圖片(或是摹仿課堂老師甚至父母你的畫法),你會得到非常驚喜的結果,驚喜到讓當父母的您自豪。

為什麼呢?

2.jpg
 

因為學齡前幼兒的空間感發展未完備,而且主觀建構色彩和形狀關係的能力很獨特(也為什麼有些學派會把藝術當做很好的治療方式,因為這時候的美術甚至可以讓他們表達潛在物我、人際關係和想法,紓解壓力。 這些主觀的繪畫方式正在建構他們的秩序感,協調控制慾,也促進了社群能力的成熟)。

這種狀況下,透過不夠成熟的臨摹,或是主觀性的寫生,加上一點鼓勵和引導,你幾乎可以得到ㄧ幅現代感的大師畫作了。如果放在兒童美術教學裡,幾乎可以讓所有的家長滿意。也因此在外頭教學時,或多或少我們老師得放進幾堂這樣的課,甚至,有些美術教室就以直接以這種「學院創作手法縮小簡易版」的方式,當做教學系統不分齡地教課…。

那為甚麼美術館裡並不收藏這麼精彩的,如同當代大師的幼兒畫作呢?

3.jpg
 

答案是:因為這種美術創作方式,很難被保留。這種教法並不是教孩子從認識最基礎的色彩和線條開始,掌握了解了,然後創作。這件讓你驚豔的作品,是因為幼兒獨特主觀的敘事能力,他們對色彩的主觀,對於空間感的獨特發展,對於物件關係的特殊理解…而來的。

而這些「能力」,都會在孩子不斷的學習發展中消失,所以,它不會是一種持續,而且經過自主選擇的創作方式,因而無法被典藏。當然也許透過長輩不斷的鼓勵,或是得到成就感的孩子順從的「自我模仿」,這種創作方式被保留了相當時候,但是,它無法成為一種自主創作的能量,而且無法依照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有新的東西出現,如此,真的是家長們想要的結果嗎?

我不是說寫生,或是臨摹大師畫作和圖片不好,事實上,這對於小學中高年級以上,適量的給予是很棒的!因應不同的需要,對於圖式發展完備的小朋友,需要更多刺激想像和引導,甚至是技法色感的鍛鍊學習,所以適當的給予是必要的。

但,「適當」是到什麼程度?

4.jpg
 

孩子能不能因為你的給予有所成長?能否真正的理解非常重要!所謂的適當是非常有限的給予和更多的理解引導下,以期同時蓄積創作能力和創造能量。

至於課程完全偏重素描、水彩、油畫、粉彩…寫生和臨摹式的學院式技法教學,比較適合至少在12歲以後,生理視覺的立體透視感發展成熟的學員。坊間的成人畫室多半是這種類型的,也因此被歸類在「成人」畫室,因應需要。

然而,這部份已經不再側重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開發,之後學習技法的掌握,只是為了替你在12歲之前累積的創造能量,作更好的呈現。如果在那以前沒有累積足夠的創造能量,那就只是學習技法如同十九世紀以前的藝匠養成訓練,幾乎除非你進入學院的美術教育體系以外,很難再接觸到創造力開發的這一塊領域了。

因此之前的美術教育是如此寶貴,更應該遵循著孩子不同的年齡發展,給予適合的美術教育,以蓄積未來,ㄧ輩子的美感與創造力。

所以,雖然我一如所有想要孩子「表現出眾」的父母,但我忍耐著不畫給我的孩子看。

他們在我自己的畫室裡,一如所有人的進度,學習著線條或色彩、肌理…等基礎特性,不懂得怎麼畫大人想看的那種很具像的事物,只照著日常生活的主觀觀察來作畫。

犬子幼時畫的太陽甚至只是一輪顏色,沒有你我所熟知的「光芒線」…。但我從來不急,因為,那些焦急的學習法只會排擠剝奪孩子每個年齡層該有的學習方式。我知道他們正在累積一輩子的創造力,而,那正是我想要的!

轉自:kiduck: http://www.kiduck.cc/page-content.php?for=6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沈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